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3:46:38  浏览:942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


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


  《银川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办法》业经2005年4月4日银川市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银川市市长:刘学军
二○○五年四月十六日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执法协调工作,促进依法行政,维护法制统一、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率、保障政令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市行政执法部门与下级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在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发生的争议或者其他问题的协调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的行政执法部门包括具有行政执法职责的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第三条 银川市人民政府是我市行政执法协调机关。

  银川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法制办)负责行政执法协调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行政执法协调的范围是:

  (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事项都认为本部门具有或者不具有法定管理职责而发生争议的;

  (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种行政违法行为都具有法定管理职责,需要就执法标准等事项进行协调的;

  (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就同一事项实行联合执法需要进行协调的;

  (四)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应当协助、配合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而不履行或者未能有效履行协助、配合职责的;

  (五)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应当移送行政违法案件而不移送,或者移送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

  (六)其他需要进行协调的事项。

  第五条 发生本办法第四条 规定的情形,争议各方应主动协调。协调无效的,应向市政府法制办提出行政执法协调申请。

  第六条 行政执法部门提请政府法制办进行行政协调时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行政执法协调申请;

  (二)关于提请协调事项的情况说明;

  (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文本;

  (四)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第七条 市政府法制办收到行政执法部门提请协调的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属于本办法第四条 规定事项的,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决定;对不属于本办法第四条 规定事项的,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提请协调的行政执法部门;对应当由其他部门处理的事项,市政府法制办应当转交其他部门处理。

  第八条 市政府法制办做出受理决定后,应当将行政执法部门说明情况及意见的材料发遂其他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其他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应当自收到市政府法制办发送的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法制办提交书面答复,同时报送有关材料。

  第九条 行政执法协调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并参考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十条 市政府法制办应当调查了解协调事项的有关情况,充分听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意见。

  市政府法制办可以召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

  第十一条 市政府法制办进行行政执法协调时需要有关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协助、配合的,有关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应当配合。

  第十二条 市政府法制办进行行政执法协调后,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经协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就有关协调事项形成一致意见的,市政府法制办应当制作《行政执法协调意见书》,载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意见,加盖市政府法制办印章和争议各方印章,送达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执行,并报市政府备案;

  (二)经协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未能就有关事项形成一致意见的,市法制部门应当制作《行政执法协调意见书》,报请市政府研究下发《行政执法协调决定书》,确定有关事项。《行政执法协调决定书》具有最终效力。

  第十三条 市政府法制办在行政执法协调过程中,发现行政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向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研究,确定解决的办法。

  第十四条 市政府法制办在行政执法协调过程中,认为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善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建议该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定机关进行解释或修改。

  第十五条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所发生的争议不自行协调或者不提请市政府法制办协调,相互推诿的,由行政监察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六条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监督《行政执法协调决定书》的执行情况,行政执法部门不执行已生效的《行政执法协调决定书》,情节严重的,市政府法制办应向市政府报告,由市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行政监察机关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杭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期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杭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期权激励试行办法》的通知
杭政办〔1999〕27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期权激励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八月六日

杭州市国有企业经营者期权激励试行办法

  为进一步建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改制,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期权激励是指通过购买国有股权或期权,对经营者实施激励的一种办法。
  购买股权是经营者用现金直接购买企业国有股权(资产)。
  购买期权是经营者在任职之初,以当时的每股净资产为依据,约定价格,通过预付定金,购买其任职结束时企业的国有股权。
  二、期权激励在已改制和正在改制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商企业中试行。
  三、期权激励的对象为企业主要经营者,原则上是董事长、总经理。
  四、企业实施期权激励的方案确定后,国有资产出资人应与经营者签定购买合同。已改制企业的实施方案需经股东会同意。
  五、实行期权激励企业的经营者要通过招标选聘、职工民主选举等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形式产生。
  六、经营者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形式购买企业中的国有股权(资产)或期权。
  七、不同类型的企业是指购买前三年不同盈利水平的企业。具体分为:达到或超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有盈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暂时亏损的企业。这里所指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企业在实施期权激励前三年全市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
  八、不同的购买形式体现在购买国有股权或期权的付款方式和价格优惠上。付款方式分为现金直接购买和预付定金两种。无论何种方式,经营者总出资额不得低于十万元(暂时亏损的企业除外)。
  九、达到或超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企业的经营者,必须以现金方式购买企业国有股权(资产)。
  十、有盈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企业的经营者,以预付定金方式购买企业国有股权(资产)。购买时预付欲购股份总出资额百分之五~五十的定金。
  这一类型企业的经营者也可以现金直接购买方式购买国有股权(资产)。
  十一、暂时亏损企业的经营者,以预付定金方式购买企业国有股权。购买时预付欲购股份总出资额百分之一的定金。
  十二、破产重组后的企业中仍有国有资产的,其经营者可按有盈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企业的标准购买国有期权或股权(资产)。
  十三、购买国有股权(资产)可以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
  十四、采用一次性付款方式的,达到或超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按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十的优惠;有赢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按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二十以内的优惠。
  十五、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达到或超过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按签约时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五的优惠。有赢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按签约时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十五以内的优惠。
  十六、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第一次所付价款不得少于应付款的百分之三十,延付资金必须在三年内用所得红利或现金补入。
  十七、预付定金购买企业期权的经营者,任期结束,按合同一次付清余额,有赢利但达不到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的企业,购买价格按签约时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十的优惠;暂时亏损的企业,购买价格按签约时净资产价格给予百分之十五的优惠。
  十八、一次性付款方式购买国有股权(资产)的价款或分期付款的第一期价款、购买期权的定金,须在签订购买合同后三十日内交纳。定金由国有资产出资人指定的财务部门保管。
  十九、以预付定金方式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经营者,如在其任职结束后放弃购买权,预付的定金不予返还。
  二十、实行年薪制企业的经营者,其每年全部年薪收入超过前一年全市职工人均实发工资4倍以上部分,应购买国有股权(资产)或期权,或作为支付分期付款购买国有股权(资产)的延付资金。
  二十一、经营者购买的企业净资产是指经中介机构评估并经市国资部门确认,按有关政策剥(分)离、提留后的净资产。
  二十二、企业经营者按本办法购买的国有股权在任期内不得转让。离任后可以依法继承,经董事会批准后可转让、赠予。
  二十三、经营者购买国有股权(资产)后仍为国有控股的企业,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的企业主管部门或相关控股(集团)公司(资产经营公司)派出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对经营者实施期权激励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二十四、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外就医犯人能否结婚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外就医犯人能否结婚的复函

1962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公安”编辑室:
你们转来珲春县公安局邵景良同志的来信已收阅。保外就医的犯人能否结婚,我院曾在1957年3月15日批复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这种犯人只要是合于婚姻法所规定结婚条件的,也和一般公民一样,是可以登记结婚的。现将该批复有关部分抄一份给你们,请你们答复邵景良同志。此复。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